中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委員會
黨史學習教育簡報
(第15期)
中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委員會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6.29
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十五) | 我所漁業信息與經濟研究中心支部開展“覺醒年代”主題黨日活動
6月25日,我所漁業信息與經濟研究中心支部開展了“覺醒年代”主題黨日活動,以徒步方式前往參觀上海市黨史教育基地“李白烈士故居”及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魯迅紀念館”。十余名黨員及中心群眾參加了活動。
李白烈士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受黨組織派遣赴上海擔任黨的秘密電臺工作,用無線電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間的“空中橋梁”,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48年12月30日被國民黨特務逮捕,1949年5月7日壯烈犧牲,年僅39歲。今天的黃渡路107弄15號就是李白烈士被捕前從事秘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故居展示了李白烈士的成長歷程及輝煌的工作事跡,還原及重現了烈士生前工作生活的場景,讓入內參觀的黨員同志不勝唏噓,紛紛感慨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隨后,支部黨員群眾步行來到毗鄰的魯迅紀念館,追思緬懷這位文學大師的革命軌跡。魯迅紀念館從新文學開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戰士和華夏民族魂五個部分全面展現了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人生歷程、光輝思想和人格魅力。作為“現代中國最苦痛的靈魂”,先生具有“真的猛士”的無畏精神,用堅韌的筆鋒批判黑暗的社會,用雄壯的語言鼓舞奮起的人民,正如臧克家稱贊的那樣,“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魯迅先生仍然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活在他作品的字字句句中。

通過本次參觀學習,支部黨員深刻感受了革命前輩的堅定信念和無畏精神,汲取了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勇氣,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轉化為不斷奮進的動力,爭取新的成績。
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前,中華民族的青年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歷經坎坷而一往無前,百年后,今天的青年在民族覺醒的當頭,為前輩的崢嶸往事而動容鼓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道路,在緬懷歷史之際,更多的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中國的崛起而努力奮斗。
(漁業信息與經濟研究中心支部 紀煒煒)